1、系統將過去被動應對問題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數字化的管理手段。
正是因為這些功能,可以將過去傳統、被動、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轉變為今天現代、主動、定量和系統的管理。
2、這主要體現在管理對象、過程和評價的數字化上,保證管理的敏捷、精確和高效。
3、它是科學的管理機制,不僅具有一整套規范統一的管理標準和流程,而且發現、立案、派遣、結案四個步驟形成一個閉環,從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1)全方位覆蓋的網格基礎地理平臺
利用空間地理信息技術,制作三維仿真電子地圖,建立所有建筑模型,匯集基礎房產信息。按照網格劃分原則,對所有社區進行網格劃分,并對每個網格建立網格號,標注網格面積、管理員、聯系方式等屬性信息,做到空間界限清晰,管轄權屬明確,為網格化社會管理服務建立完善的基礎地理信息平臺。
2)全面完整的人口基礎信息庫
對人口信息進行全面初始化校核,并整合公安、統計、計生、民政、人社、住建、殘聯、司法等部門數據,形成了功能完備的全市人口基礎數據庫。通過與地理信息系統的無縫銜接,實現了人戶信息關聯,人房信息關聯,形成了“人進戶,戶進房,房進網格,網格進圖”的全面監管格局。
3)動態開放的信息采集機制
依托社區服務與管理平臺,網格員以各自網格為單元,收集實有房屋、實有人口的基本信息并通過民情走訪的形式,將轄區內常住人口、流動人口的基本信息和計生、勞動保障等社會屬性信息基本摸清,通過信息采集終端上傳至人口基礎數據庫,確保人口信息的動態更新和真實有效。
4)通過建立社會事務的網格、社區、街道、區、市五級調度工作體系,實現了高效率處置事件的上下協調和多級聯動。
5)通過制定社會事務的登記、報送、反饋、核查、評價、結案六部閉環工作流程,確保社會事務的快速有效辦結。
6)量化考核的長效評價機制是實現網格化社會管理綜合考評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的提高社區事件的處理效率,減低事件發生的概率,通過淘汰等手段真正實現社區的高效管理。
7)搭建社區網格化綜合管理平臺、社區綜合服務網和“社管通”移動采集平臺3大應用。